公司动态

读书会|停止内耗!打破职场“我不行”的困局

时间:2025-11-11 浏览:115次
分享:

      “这个我做不好”“我天生不是这块料”,职场中这些自我否定,正源于固定型思维的束缚。如何摆脱内耗、打破 “我不行” 的困局?《终身成长》将为你拆解思维转变的关键,带你解锁职场新可能。在公司上周的质询会上,我听到同事小林低声抱怨:“这个方案我试了好几次都没做好,可能我天生就不是做策划的料。” 其实,这种“自我否定”的声音,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——有人因为一次汇报失误就不敢再主动争取机会,有人因为担心“做不好”而拒绝接手有挑战的任务,这些看似“谨慎”的选择,背后藏着的正是《终身成长》中提到的“固定型思维”陷阱。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・德韦克在《终身成长》中,用数十年的研究颠覆了我们对“能力”的认知:真正决定一个人职场高度的,从来不是天赋或智商,而是对待挑战与失败的思维模式。固定型思维者会把“努力却没成功”等同于“自己能力不足”,遇到困难时习惯退缩,甚至为了“不犯错”而故意避开有难度的工作;而成长型思维者则相信,能力就像肌肉一样,能通过刻意练习不断强化,失败不是“能力的终点”,而是“进步的起点”。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:去年刚加入公司的实习生小周,起初写的数据分析报告总被领导指出漏洞。但他没有像有些同事那样陷入“我不擅长数据分析”的自我怀疑,而是拿着修改意见逐一拆解问题,每天下班后花1小时学习数据可视化工具,还主动向部门资深同事请教。3个月后,他不仅能独立完成复杂的数据分析任务,还牵头对公司的固化流程进行了创新优化。小周的转变,正是成长型思维的典型体现——他没有把“做得不好”当成否定自己的理由,而是把每一次修改都当成提升能力的机会。

       在公司职场中,这种思维差异带来的影响会被无限放大。比如面对跨部门协作中的矛盾,固定型思维的同事会纠结“到底是谁的错”,陷入无休止的推诿;而成长型思维的同事会聚焦“如何解决问题”,主动沟通协调,推动事情向前推进。再比如遇到项目延期,固定型思维者会抱怨“时间太紧、资源不够”,成长型思维者则会复盘“哪些环节可以优化”、“下次如何提前规避风险”。《终身成长》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:“成功不在于从不失败,而在于从不放弃。”对于职场人来说,真正的“竞争力”不是永远不犯错,而是在犯错后能快速调整、持续进步。如果你也正被“我不行”、“我做不到”的想法困扰,不妨试着从这三件事开始改变:汇报工作时,把“我担心做不好”换成“我会尽力做好,过程中遇到问题会及时沟通”;接到有挑战的任务时,先思考“这个任务能让我提升哪些能力”,而不是先纠结“我能不能做好”;复盘时多问自己“这次我学到了什么”,而不是只关注“有没有达到预期”。打破思维的牢笼,才能解锁职场更多可能性。当你开始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工作中的每一次挑战,就会发现:那些曾经让你害怕的“不可能”,终将成为你能力升级的“垫脚石”。

版权所有: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  豫ICP备18031051号-1
提问题 看产品 看实力 联系我 回顶部

豫公网安备 41050602000091号